8621-34220787
8621-34220767
sks@sksgroup.com.cn
新闻中心News Center
人机大战20年进化史:从“深蓝”到“阿尔法狗”
发布时间:2016-03-29 浏览:4874 次
 【导读】关于人工智能的种种忧虑,首先就是“机器人替代人做各种各样的工作,我会失业吗?”实际上,制造业、零售业、运输业等已经开始大量地使用机器人,而翻译官、速记员、设计师、厨师、司机、记者和作曲家……也都已经有了“机器人同行”。
      人工智能再次颠覆现实。3月15日,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(被中国棋迷戏称为“阿尔法狗”)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最后一轮较量以前者获胜结束,最终这场轰动全球的“人机大战”的总比分定格在4:1。
  谷歌公司将AlphaGo赢得的100万美元奖金(由谷歌公司自己设立)捐给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相关围棋教育机构。而此次比赛后,AlphaGo的围棋世界排名跃升至第二名,仅次于中国棋王柯洁。柯洁已经向“阿尔法狗”发出了挑战。“阿尔法狗”赢了,但留下一连串的兴奋和忧伤。
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,它企图了解人类智能的实质,并生产出一种新的、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。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、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,使得机器能像人那样思考,甚至超过人的智能。自1956年这个概念被提出并确立以来,这个领域就被视为人类最高的梦想之一。
   1997年IBM的超级计算机“深蓝”(DeepBlue)以2胜1负3平的成绩战胜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加里·卡斯帕罗夫,一时间全球轰动,而“深蓝”的设计者们当时就畅想:“何时计算机也能下围棋呢?”
  而现在无疑又是一个人工智能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。围棋和国际象棋在复杂程度上不属于一个量级,围棋是一种变数极多、充满不确定的竞技,每一步棋的可能性都是一个几乎无法穷尽的量级,一回合有250种可能,而一盘棋可以长达150回合。
  也就是说,AlphaGo是无法以“深蓝”的方式获胜的,以蛮力“强记”,或以“固定”程序逻辑决策,或穷极所有可能性进行筛选,这些在围棋中都是不可能的。
  围棋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相通的,国人甚至将“博弈”围棋视为洞悉人性、参悟人生的过程。然而,现在下围棋的却是一个机器,意味着这个机器除拥有超强的记忆能力、逻辑思维能力,还要拥有创造力甚至个性。
  “感觉就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下棋一样,该弃的地方也会弃,该退出的地方也会退出,非常均衡的一个棋风,真是看不出出自程序之手。”柯洁说,AlphaGo有好几次落子极其“非常规”,许多专业棋手都表示“看不懂”。而聂卫平(九段)甚至表示自己想要对AlphaGo的“惊人一手”脱帽致敬,因为它“用不可思议的下法辟立了围棋常识之外的新天地”。也就是说,这不是AlphaGo从既往棋局中“复制”过来的,而是自己“创造”的战术打法。
  实际上,AlphaGo的最主要工作原理就是近几年人工智能领域最为热门的“深度学习”(DeepLearning),也就是通过模仿人类大脑神经网络,让机器模拟人脑的机制进行记忆、学习、分析、思维、创造……
 
       1997年,卡斯帕罗夫与“深蓝”对弈国际象棋败北
  未来5~10年
  人工智能将从实验走向商用
  人工智能越来越近。显然,它并不会只用来下棋,实际上它正掀起一轮轮产业变革、经济变革甚至社会变革。
  小米科技创始人、董事长雷军表示,自己既是围棋爱好者,也写了10年程序,因此,他坚信机器战胜人只是时间问题,但是并未想到会如此快,因为之前科学家们都认为,至少还要等数年,人工智能才能够在围棋上打败人类。
  “AlphaGo和李世石的这场对弈,本身的历史意义是超越胜负的。AlphaGo赢了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,如果AlphaGo学会故意输给李世石的话……谢天谢地,这一幕还没有发生。”雷军半开玩笑地说。
  而国内的人工智能领域,百度无疑走在前列。百度公司创始人、CEO李彦宏表示,这场AlphaGo上演的“人机大战”是人工智能技术一次很好的科普,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技术。“但是,当人工智能未来进入实用阶段时,智能搜索、无人驾驶汽车、智能机器人……这些才是社会和经济真正需要的东西。而未来5~10年正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黄金时间,从过去学术讨论阶段开始进入到商用阶段的关键时期。”他说。
  李彦宏表示,作为国内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研究的互联网公司,百度开发了包括智能机器人、无人驾驶汽车、语音识别等技术和产品。比如,由深度学习实验室(IDL)研发的智能预估技术已经在百度外卖投入实际应用,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正在帮助百度的外卖骑士更快为你送餐。
   人机大战未了情
  从兴奋的现实到忧伤的未来
  谷歌的“未来预测家”、技术总监雷·库兹韦尔(Ray Kurzweil)提出过一个广为人知的“奇点”(Singularity)理论,他认为在未来的某一时刻,硅基生物(计算机)的智力将超越碳基生物(人),生物进化的平衡将被打破。
  当人工智能一次又一次超越想象地达到新高度,人类对它的担忧也越来越浓烈:人造世界会像天然世界一样,很快就会具有自制力、适应力以及创造力,也随之失去我们的控制吗?异常强大的人工智能会不会被坏人操纵而无法控制地作恶?人类会不会被机器人“惯得”越来越没有斗志,无所事事呢?伟大的科学家史蒂芬·霍金(Stephen Hawking)、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·马斯克(ElonMusk)也都鲜明地提醒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的发展。
  关于人工智能的种种忧虑,首先就是“机器人替代人做各种各样的工作,我会失业吗?”实际上,制造业、零售业、运输业等已经开始大量地使用机器人,而翻译官、速记员、设计师、厨师、司机、记者和作曲家……也都已经有了“机器人同行”。
  比如,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制造商——富士康已经在开发和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,富士康的目标是到2020年,其在中国的工厂要实现30%的生产自动化。目前,仅仅在富士康的昆山产区,机器人就已经“抢走”了6万工人的岗位。或许很快,你的iPhone就都是机器人装配的了。甚至有科学家耸人听闻地预测,到2036年,所有的人类产业工人都会被机器所取代。
  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,如果你已经接受了人工智能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和逻辑分析能力,可如果“它们”也拥有了情绪和情感,拥有了创造力,甚至有了自主意识和自主行为呢?
  “对超级人工智能的担心就像现在去担心火星的人口会不会过多一样,但现在我真的不知道。其实,我觉得很多人还是不太理解人工智能是什么可以做,什么不可以做。”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权威的学者之一、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吴恩达说。
  科技没有善恶,有善恶的只是掌握科技的人。或许我们可以信了凯文·凯利,因为他说,“可怕”的事情终会发展,但“这却是最美妙的结局”。